为什么60分才算及格
普通考试六十分及格,就是一百分拿到六十就及格。比例为百分之六十。因为刚刚考到50离100和0分的距离是等同的,处于中点,不能分辨是否及格。所以就加上了百分之十的限制条件。个人理解是这样。
是谁把60分定为及格的
1、中国古代没有“及格线”概念
科举考试时代,成绩通常用“甲乙丙”或“优次劣”评价,比如清朝科举分一甲、二甲、三甲,但没有明确的分数标准,更别说60分了,考官主要看文章是否符合八股格式,而非量化打分。
2、百分制和60分及格源自西方教育体系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标准化考试兴起,百分制因计算方便被推广,而“60分及格”可能与罗马数字有关:古罗马用“LX”表示60(L=50,X=10),象征“基础达标”,另一种说法是,五进制思维影响(60%=3/5),超过半数即算合格。
3、中国引入及格线在20世纪初
清末废除科举后,新式学堂模仿西方教育制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首次规定60分为及格,当时认为,学生掌握60%知识即可升级,既降低教学压力,又符合“宽进严出”理念。
4、60分背后的“人性化考量”
有学者调侃,60分是老师留给学生的“求生通道”:如果定太高,挂科率飙升;定太低,显得考试太水,60分恰好卡在“努力一点就能过”的心理平衡点,减少师生对抗,堪称教育智慧的结晶。
5、现代争议:60分还适用吗?
如今有人质疑,部分学科60分可能意味着“几乎没学会”,比如数学考60分,可能连基础公式都没掌握,芬兰等国家已取消数字评分,改用能力描述,但60分作为“国际惯例”,短期内仍难被取代——毕竟,谁也不想成为那个把及格线改成61分的“恶人”。
相关问题解答
1、为什么及格线偏偏是60分?谁定的规矩啊?
我查了资料才发现,这事儿跟中国古代科举有关!明朝科举用"五等制"打分,最低档"不及格"就是六成正确率以下(相当于60分),后来西方百分制传入中国,大家觉得"六成及格"挺合理,就延续下来了,说白了就是传统习惯+数学取整的混合产物——考60分算你勉强过关,再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2、100分卷子考59分算不及格,这也太惨了吧?不能改成50分及格吗?
哈哈我也觉得59分冤种实惨!但专家说60分及格其实有心理学依据:百分制里60-69分是"D"档(及格但差),50分就掉到"F"档了,如果降到50分及格,相当于变相降低学习标准,再说了,你想想——满分100分连一半都考不到,确实说不过去啊!(不过现在有些证书考试确实是按比例划线的,比学校灵活多了)
3、国外也用60分当及格线吗?还是只有中国这样?
扒了扒各国标准发现差别可大了!美国多数学校是60分及格(D-),但有些变态名校要65分;英国更绝,40分就及格(因为他们满分是100但实际能考70+就算学霸了);日本和咱一样60分及格,但他们会疯狂+平时分捞人...所以啊,60分算是国际通用潜规则,但具体操作全看学校心情!
4、现在很多考试满分150分,为啥及格线还是90分(60%)?不能改改吗?
其实90分就是60分的放大版呀!你想想:100分→60分及格,150分→90分及格,比例完全没变,这种"六成保底"思维已经刻进教育系统DNA了,不过现在有些职业资格考试会动态划线(比如按通过率),比死卡60%合理多了,建议下次考59分别哭,直接怼老师:"您这评分标准该更新啦!"(手动狗头)
本文来自作者[钱玉哲]投稿,不代表云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00a.cn/baike/202505-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云峰号的签约作者“钱玉哲”
本文概览:为什么60分才算及格普通考试六十分及格,就是一百分拿到六十就及格。比例为百分之六十。因为刚刚考到50离100和0分的距离是等同的,处于中点,不能分辨是否及格。所以就加上了百分之...
文章不错《为什么60分才算及格 是谁把60分定为及格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