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数据出境的最新政策及实践
1、数据基线:政策设定三条关键基线:一般个人信息累计100万、10万;敏感个人信息累计1万。企业需据此评估数据跨境需求。合规路径:数据处理者有四种方式满足政策要求: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享受豁免条件。
2、当存在数据出境场景时,需与境外接收方订立合同,充分约定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保护、使用限制、违约责任等。数据出境流向监控 建立专项数据出境流向监控系统,动态持续监测出境数据类型、数量,并形成审计记录备查。
3、数据出境业务、目的、方式、链路、出境数据情况等);与数据接收方签订的数据出境相关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自评估报告(包括数据处理者及境外接收方的基本情况、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及风险隐患整改措施及效果等);其他证明材料。
4、在《数据出境100问系列》的第二部分中,王捷律师团队针对数据出境合规的热点问题和适用解读进行了详尽分析。随着《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时,数据出境合规已成为关键课题。
5、解读《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背景与目的 2022年7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该办法旨在规范数据出境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促进数据的跨境安全、自由流动。
6、首先,《评估办法》将“数据出境”定义为“向境外提供”。在实践中,“提供”可以有多种呈现情形。通常理解的情形是数据处理者将数据转移至中国境外的地方。
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数据保密和安全:确保个人数据在跨境传输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密和安全保护。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例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以减少个人数据被不当访问、修改、泄露或损坏的风险。数据使用目的和主体同意:确保个人数据的跨境传输符合事先明确的使用目的,并获得数据主体的明确同意。
一些国家可能对数据保护有较强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构,而其他国家可能缺乏相关法律或执行力度较弱。在跨境传输数据时,可能存在法律差异,导致个人数据的隐私和保护水平下降。安全风险:跨境传输个人数据涉及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商或数据中心中。
在跨境数据传输中,企业确实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问题:法律法规差异:各国对于跨境数据传输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并遵守目标国家的法律要求,以避免合规风险。安全风险:跨境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面临数据泄露、被拦截或篡改等安全风险,这对企业的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跨境传输过程中,个人数据可能面临网络攻击、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特别是在传输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和加密技术,个人数据有可能被非法获取或篡改。个人数据在跨境传输后,可能被接收方用于不符合原始收集目的的方式,也可能无法受到原始国家或地区的有效监管和追责。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涉及将个人信息传输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律和标准可能不同。因此,了解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可以让用户知晓自己的数据将如何被使用、保护和存储,以及是否会与第三方共享。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要点如下:目的: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数据出境制度的施行进行调整,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数据申报:数据处理者需要识别并申报重要数据,若数据未被认定为重要数据,则无需申报出境安全评估。
数据出境中企业有以下合规要求:明确数据出境的路径:我国对数据出境采取了三种不同的路径,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特定条件的路径。2024年出台的《促进与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范》对原有的不同数据出境路径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特定情形下的豁免规定。
背景介绍:2024年3月22日,国家互联网办公室发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简称“数据跨境新政”),标志着历时6个月的征求意见期结束。《数据出境评估办法》(第二版)与《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第二版)同步实施,数据跨境流动正式进入“0时代”。
本文来自作者[100a]投稿,不代表云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00a.cn/yx/202508-207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云峰号的签约作者“100a”
本文概览:解读:中国数据出境的最新政策及实践 1、数据基线:政策设定三条关键基线:一般个人信息累计100万、10万;敏感个人信息累计1万。企业需据此评估数据跨境需求。合规路径:数据处理者...
文章不错《跨境数据流动(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内容很有帮助